廈門網(wǎng)-廈門晚報訊(文/記者林曉云 圖/雷永平提供)班卓琴、夏威夷吉他、曼陀鈴、尤克里里、非洲手鼓、沙錘……窩在擁有近120年歷史的鼓浪嶼民宅雷家老厝一角,見證著雷家后人雷永平和妻子葉恩慈的音樂時光。 典型的閩南民居建筑里,夏季到來,樂友們聚在一起,各人拿起各自的樂器,無需語言就找到了默契,于是,很不閩南卻很鼓浪嶼的音樂很快覆蓋了空間,也穿越了鼓浪嶼的過去和現(xiàn)在。 雷厝的主人們玩“夏威夷風(fēng)”的樂器超過半個世紀(jì),但本來沒有樂隊這一說。四五年前某日,雷永平夫妻在三丘田碼頭遇見愛彈夏威夷吉他的張文田,三人都好這口,很快就“碰撞”出了雷厝樂隊。 他們的演奏充滿夏威夷曲風(fēng),家里的十多件樂器都派上了用場。葉恩慈說,夏威夷吉他、尤克里里、班卓琴等樂器都具有海島風(fēng)格,正符合鼓浪嶼的氣質(zhì)。家里的一把班卓琴有100多年歷史了,還在用。夏威夷吉他音色華麗,彈奏時很特別,要把琴平放在腿上,手持銅制滑棒按弦,右手戴上金屬指套撥弦。 葉恩慈說,在這群平均歲數(shù)60+的老鼓浪嶼人眼中,樂隊就是一群喜愛音樂的人的聚會。每隔一兩周,樂友來到雷厝,在院子里,擺上幾把椅子,各自一落座,演奏就開始了。 《驪歌》、《科多拉多的月光》、《鴿子》、《可愛的家》、《恩友歌》、《美麗村莊》……“只要拿起樂器會彈這些,就知道你是鼓浪嶼人!比~恩慈說,家里整理出好多夏威夷吉他曲譜文件夾,每個文件夾有幾十首,都是手抄譜。 演奏時大家要么背譜,要么看簡譜,比如張文田手抄幾首民謠的歌譜,復(fù)印發(fā)了,大家就可以隨性而奏。 或許是家里音樂氛圍濃厚,雷家的蘇格蘭牧羊犬樂樂也成為忠實粉絲,每次排練、聚會,都跑到雷永平身邊,或站或坐,一動不動豎著耳朵聽。 樂隊不定期地辦公益演出,時而邀請游客參與,搖搖沙錘。不過,樂隊最有印象、也最引以為豪的是:2012年10月21日,在協(xié)和禮拜堂,雷厝樂隊?wèi)?yīng)邀為聯(lián)合國世界遺產(chǎn)共享委員會主席安德斯等一行演奏,當(dāng)時他們正在對鼓浪嶼申遺評估。雷家人告訴專家:“哪怕在臺上,我們也不覺得是在表演,因為彈琴、聽音樂,就是習(xí)慣,是我們鼓浪嶼人的生活。” 雷永平閑時喜歡改造舊琴,普通吉他經(jīng)由他手,就改成了插電的夏威夷吉他。遇見制琴好材料,雷永平連刨刀都不用,直接用錘子一錘錘來鑿,從一兩個月到一兩年不等,直至琴身線條流暢,光滑細(xì)膩。 這些木料多是從拆了的老房子廢材里撿的,當(dāng)年老建筑裝修用料很多從南洋進口,現(xiàn)在被當(dāng)作垃圾扔,讓雷永平從中淘到了不少好木料。 葉恩慈的指套都是雷永平制作的。今年春天,雷永平精心打磨了一把同款情侶夏威夷吉他,給葉恩慈用。雷永平的女兒雷遠(yuǎn)晶笑著說:“一開始,我以為是做給我用的尤克里里呢。”其實雷永平為妻子做的琴數(shù)量不少,以前將普通吉他改成插電的夏威夷吉他給妻子,自己抱著尤克里里配合彈奏。 雷永平說,雷厝是曾祖父、鼓浪嶼華人西醫(yī)雷正中建于光緒丁酉年(1897年)的,是鼓浪嶼上現(xiàn)存不多的中式建筑之一,作為“重點歷史風(fēng)貌建筑”受到保護。由于子孫居住至今,雷厝成為鼓浪嶼上僅存的仍由本姓人居住的,保留原有完整格局的閩南四合院建筑。 雷家出過很多名人達人。雷永平的父親輩中,雷文銓做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英文老師,曾擔(dān)任滇緬公路橋梁總設(shè)計師;雷文鏗出任德士古石油公司CEO,身兼4個國家的代理人;雷文錠(雷永平的父親,雷文鏗的孿生胞弟),是一名建筑師,廈門第一個飛機場、廈門大學(xué)圖書館、中山公園南門都是他的作品。 2012年7月,在廈門晚報社與鼓浪嶼申遺辦聯(lián)合推出的“廈門音樂地圖”中,雷厝首次被“挖掘”出來,成為廈門音樂地標(biāo)之一。 鼓浪嶼中華路97號,是雷厝夏威夷吉他樂隊的聚會地點,歡迎各方朋友一起玩賞音樂。 無論您是音樂家、工程師,還是郵遞員、清潔工,只要您在鼓浪嶼生活或曾經(jīng)生活過,我們都?xì)g迎您來講述您與鼓浪嶼不得不說的“不二情線或微博@廈門晚報。 |
關(guān)于我們|吹牛吉他網(wǎng) ( 蜀ICP備19038617號-2 )
GMT+8, 2024-4-26 14: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8 www.wcn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