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7歲小男生寫出來的情歌是什么樣兒的?是指尖觸碰心間開出的那朵小花;是放學操場上的你追我趕;是課桌下藏匿的巧克力與欲說還休的情書;是男生揪起女孩兒的小馬尾辮 都是,又都不是。他還可以是憧憬,是幻想,是期許,是年輕男孩在鳥語花香充滿幻想的季節(jié)里對“女神”輪廓的描繪。 她身著白色連衣裙踏著浪花而來,爬上窗臺為貓咪彈奏尤克里里。一切都是如此的剛剛好,這就是趙政豪的《那時正好》。 在今年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里,00后創(chuàng)作少年趙政豪音樂中的真摯情感感染了許多人。他在原力計劃沉浸式Studio Concert現(xiàn)場表演自己的參賽作品《那時正好》,打動了包括“覺醒導師”譚維維在內的現(xiàn)場多位圈內資深人士。這一首對美好愛情向往的歌曲,經(jīng)由他的演繹,又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青春感。趙政豪充滿磁性的聲音干凈利落,伴隨著舒緩、深情的樂曲,淡淡地注入每一位聽眾的心田。 這是一位擁有7首原創(chuàng)作品、舞臺經(jīng)驗豐富、可以駕馭多種音樂風格的青春期男生帶來的誠意之作。 聊到唱歌的緣起,竟然是盛夏窗外的一棵樹。上小學時,趙政豪成績不太好,需要住在老師家補習。補習會安排午休,但正當調皮、好動的年紀,哪里肯乖乖午休。于是,索性盯著窗外的大樹發(fā)呆。 每天想著大樹歷經(jīng)風吹雨淋卻屹立不倒,就拿出作業(yè)本翻到最后一頁開始對大樹進行描寫,當時還不會彈吉他,寫歌詞也不懂的押韻,歌詞洋洋灑灑寫出來,閑著沒事就自己哼。 直到六年級的一個夏天,趙政豪聽見一家琴行里的老師正在彈電吉他,當即就被迷住了,就此走上了學習電吉他的道路。后來,又買了一把木吉他自學了吉他和弦,開始慢慢用吉他自彈自唱。 初一的時候,趙政豪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獻給了一個心儀的女孩子。寫從那以后,只要觸碰到自己的情緒,不管是開心還是難過,他都會嘗試著用音樂來表達。 他現(xiàn)階段的小愿望是可以就讀武漢音樂學院的作曲系或者流行系,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不要緊,只要和音樂有關足矣。 1、第一次創(chuàng)作是關于“大樹”的,還記得當時的歌詞內容嗎?“大樹”這一意向可以說是你的創(chuàng)作啟蒙,后來還是會去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對其展開聯(lián)想嗎? 趙政豪:當時第一次創(chuàng)作的內容大概是“遇見夏天的風,風吹動著樹葉,樹葉沙沙的叫我,我在睡熟中回答“。以后的創(chuàng)作都是從小事情展開發(fā)散的。 2、六年級開始學吉他,當時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自己入門了? 趙政豪:最開始學的是電吉他,但是學到一半的時候自己就買了一把木吉他在家學和弦,所以吉他可以算是自己學的,之后老師知道我會木吉他之后又聽了我彈唱之后就沒有要我學了,每天給我開著音響和話筒在琴行彈唱。基本上很順利,當我會彈唱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入門了。 趙政豪:第一次登臺是在初二的時候,當時特別享受在舞臺上觀眾聆聽我唱歌的感覺。 4、《那時正好》描繪的是一個年輕男孩對愛情的憧憬與幻想,當時是怎么想到創(chuàng)作一首這樣的歌曲的?歌中“十六七歲養(yǎng)貓咪的你”有人物原型嗎? 趙政豪:當時喜歡一個女生,然后在一起了,本因為會是比較甜美的戀愛但是在一起之后她對我卻差強人意,所以就幻想著自己真正屬于我的那個她的到來。人物原型是我的想象和理想型。 趙政豪:在一次原創(chuàng)比賽中,我吉他沒電了,問他借了把吉他,他特別的熱情還告訴我很多關于音樂的知識和常識,所以之后編曲就毫不猶豫的找了他。 趙政豪:記得有一次一個女孩寄了一個大冊子給我,里面是我在快手上唱歌成長的照片與她對我說的話,現(xiàn)在還在我家放著。 目前,趙政豪與其他20強原創(chuàng)音樂人在原力計劃沉浸式Studio Concert中的全紀錄及個人MV,現(xiàn)已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搜索“原力計劃”即可享看。他們參賽作品的全新改編live版合輯《原力計劃沉浸式音樂會》也可通過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暢聽。 接下來,原力計劃20強也將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長沙展開全國巡演,今年年底還將和明星導師一起受邀參加騰訊音樂人平臺舉辦的大型跨年演出。 |
關于我們|吹牛吉他網(wǎng) ( 蜀ICP備19038617號-2 )
GMT+8, 2024-4-26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8 www.wcn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