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ㄍㄓ崋T 達錟)習總書記在黨的群團會議上指出:“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根本特點。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當觀眾。要更多關(guān)注、關(guān)心、關(guān)愛普通群眾,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jié)萬家親,經(jīng)常同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零距離接觸,增進對群眾的真摯感情!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弊鳛閳F中央、教育部聯(lián)合組織實施的示范項目,2005年至今,南昌大學已經(jīng)派出了10屆由研究生組成支教團,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赴廣昌、共青城、瑞金等地進行支教,他們?yōu)楫數(shù)亟逃腿チ舜猴L,更播下了一顆顆細小的幼苗,一顆愛的幼苗。 這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剛剛告別了象牙塔的研究生,讓他們一頭扎進最基層、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們會面對新的挑戰(zhàn)與磨練。亟待幫助的基層中小學,急迫的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擔當?shù)那嗄瓿鋵嵁數(shù)亟虒W力量,提高教學水平,從而創(chuàng)造老區(qū)的美好未來。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團組織則照著“轉(zhuǎn)變思想觀念,強化群眾意識,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水平”的方向不斷邁進,去譜寫群團工作新的華章。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只顧風雨兼程。每一屆研究生支教團只有短短一年的支教時間,卻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濃濃的記憶,收獲了難忘的友情。 雖然之前做好了準備,可是他們還是被當?shù)氐沫h(huán)境所震撼了。學生家庭貧困、老師配備不足、教學設施老化等等,確實讓這些才從大學課堂下來的研究生嚇了一跳,許多學生要帶5個班級,甚至更多,但他們很快便適應了。 第九屆瑞金支教團的宋長亮同學到了支教地以后,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生活往往孤獨而寂寞。主修音樂學的他,決定用音樂來安慰這些孤獨的心靈。于是,他利用課余時間開辦“少年宮”,免費給這些學生上音樂課。由于當?shù)貤l件資源有限,宋同學自帶了一把吉他,開始屬于留守學生的第二課堂。在一年的支教生活中,他就利用這些課余時間,讓學生們初步會談會唱,孩子們原本黯然的眼眸中也會因為音樂放出光亮。 來自共青城支教團的黃萬圣回憶起一年多的支教歲月動情地說,他感覺到整個學校就是一個大家庭。每逢節(jié)假日,當?shù)氐睦蠋煻紩埶麄內(nèi)ゼ依锍燥垼@些年齡能夠做父母的同事告訴他許多過去不知道的道理和人生經(jīng)驗。直到今天,他和那些老師也保持著良好的互動。在這個支教團里,這種良好的友誼比比皆是。令志愿者各位感動的是當?shù)氐膶W生對他們的熱情。許多參加過志愿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師節(jié)那天打開QQ郵箱,突然發(fā)現(xiàn)那些可愛的孩子們發(fā)來了節(jié)日的問候,并且希望他們的老師能夠在空閑的時候再回學校看看,再和他們相聚。每次開學,新一屆志愿者往往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上一屆的老師現(xiàn)在怎么樣?什么時候能再見到他們?有的同學還專門拍攝了視頻。這是每一個支教隊員都有的經(jīng)歷的,說到這一點的時候他們時而哽咽,時而自豪。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是他們的最好的寫照。在每一屆支教的一年時光里,都會有無數(shù)個這樣的小故事發(fā)生。這里,已經(jīng)成了他們一生的起點,也是他們終身的牽掛。 “從3個到14個人,從一個支教點到廣昌瑞金和共青城三個支教點。這是南昌大學十年研究生支教團最顯著的變化!边@一過程的見證者鄒立璇老師感慨萬千,F(xiàn)在已成為南昌大學團委副書記的她,對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鄒立旋老師與學校的支教工作有不解之緣,因為她的愛人紀旭就是當年學校的第一批支教團三人之一,回憶起當年的歲月,紀旭感慨萬千,沒日沒夜干了一年的支教教師,讓紀旭整整瘦了二十多斤,他開玩笑說,那就是投入的“心血”。 隊伍的不斷擴大證明了南昌大學團委對支教團的工作是有效的的、也是扎實的。為了保證研究生支教隊伍的教學質(zhì)量,南昌大學團委聯(lián)合教務處、研究生院等單位通過層層選拔,對支教的研究生進行嚴格的考察后才能錄用。在選拔完志愿者之后,南昌大學團委還要組織專門力量對志愿者培訓,來提高志愿者的教學水平,并且邀請優(yōu)秀的志愿者代表對新的志愿者進行座談和交流,傳授支教經(jīng)驗。除此以外,學校團委也成了學生們的大后方,除了資金保障和物質(zhì)的供應以外,每年學校都會組織老師去看望這些支教的同學!霸谥Ы痰乜吹綄W?吹侥感5男\,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悅和詫異!钡诎藢弥Ы虉F團長李瑞同學這樣表示。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讓每一個學生能夠過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睂τ谶@些才走出象牙塔的學子,社會還有許多未知數(shù)在等待著他們,在支教中他們獲得了自己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他們自己也在教育中獲得了成長。“我們所做的工作只能算前期培訓。真正的培訓就是他們支教的過程。”南昌大學團委書記鄭璐如是說。 “經(jīng)歷了一年愛的陶冶,孩子學會了感恩,變成熟了,變懂事了”一位支教團的家長如是說。經(jīng)過鍛煉的志愿者,在日后的工作中往往更加具有服務的意識,更加有耐心,更加有責任心。因此,參加過支教團的研究生往往更容易找到滿意的工作,也往往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在第一批支教團的三個同學中,兩位留在了高校工作;一位在醫(yī)療領域工作,全都在服務型領域,并且都已經(jīng)在各自的領域小有成績。而第9屆支教團的成員,由于有過支教的經(jīng)歷,不少同學已經(jīng)成為了兼職輔導員和研究生會的成員。最關(guān)鍵的是他們談起自己付出的一年時間,沒有一個人感到后悔,都認為這是人生過程中最充實的一年。 志愿者們的良好表現(xiàn)也感染了當?shù)氐娜藗。一些學生家長經(jīng)常打電話給志愿者,十分感謝他們對孩子們的關(guān)心和幫助。當?shù)卣彩种匾曔@批為孩子們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是學生們,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條件。共青團是市委副書記楊業(yè)功同志是團中央到基層掛職干部,對這批學生十分的熟悉,基本上支教團成員的名字都能脫口而出,他和很多成員都是微信好友,見面交流的都是微信朋友圈的生活點滴、工作點滴!曾經(jīng)負責過志愿工作的楊書記對南昌大學的這批志愿者十分滿意,同時也對南昌大學的精心組織、高度重視、精密部署和經(jīng)費保障表示深深的感謝。 由少到多、由弱到強,南昌大學研究生支教團走過了令人難忘的十年歲月。一個志愿者的后面是許多個人的后勤保障工作,而這,也是南昌大學團委每年重要的工作之一!多年來,校團委的書記們換了一批有一批,可是每一批都會親自在支教的過程中親赴支教地看望大家,從未中斷過一次。 “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边@是每一個參加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的成員的心聲!當他們真正的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時候,發(fā)現(xiàn)在那個廣闊天地有無數(shù)的寶藏和無盡的財富等待著他們發(fā)掘。 “我是學生物的。在這里我不僅結(jié)交了朋友,還找到了屬于自己未來研究的方向,將那里特產(chǎn)紅菇研究的重點。”施富超同學笑著說道。這只是許多好處中的一項。能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長在社會中獲得鍛煉。這是支教計劃的目的之一,也是共青團工作深入基層的具體表現(xiàn)。 習總書記在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指出:“群團組織要著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同時立足職責定位、立足所聯(lián)系的群眾,尋找工作結(jié)合點和著力點,推動群團組織職能與時俱進。”怎樣讓團的工作能夠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在習總書記群團工作講話精神指引下,結(jié)合共青團工作的具體實際,每一個團干必須對這個問題給出準確的答案。共青團工作深入群眾,一方面是讓廣大青年學生能夠去群眾中間貢獻青春的能量,去幫助大家,真正做到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另一方面,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一定要讓廣大共青團員樹立群眾觀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抓黨的群團工作就是抓黨的群眾工作。 2001年開始,為貫徹國家科教興國的計劃、提高扶貧力度,團中央開始實施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他通過公開招募和定期輪換的方式,動員和組織青年以志愿服務的方式到貧困地區(qū)開展為期半年至2年的教育、農(nóng)業(yè)科技推廣、醫(yī)療衛(wèi)生、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服務工作,服務期滿后,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其工作。 團中央以定期輪換的模式開展研究生支教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深入群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研究生有一定的專業(yè)素養(yǎng),這個群體參與支教有利于幫助貧困山區(qū)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當?shù)氐慕逃剑ㄟ^培養(yǎng)出山村自己的人才來幫助當?shù)孛撠氈赂,實現(xiàn)科教脫貧。另一方面,接力支教可以使學生將支教變成學習的過程,也給予了他們一個鍛煉的課堂,有利于他們在今后的人生中取得更好的成績。10年來,南昌大學研究生支教團82名學生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在具體實踐中,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人民群眾的指導下獲得屬于自己的經(jīng)驗,這對青年未來的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這其實就是打開了為每一位研究生一扇門,一扇與群眾相連的門! 在研究生支教團活動的引領下,南昌大學團委也開展了一系列類似的支教活動,包括面向本科生的西部計劃和暑期志愿支教活動。去年五月,江西省省委書記強衛(wèi)同志還專門向南昌大學西部計劃的三名志愿者回信,對他們的工作和精神表示肯定!澳壳拔倚5闹Ы坦ぷ鞯那闆r取得的成績,證明這種支教的模式是正確的,這離不開研究生支教團成功的示范效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將爭取繼續(xù)擴大我們的支教規(guī)模,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到這個活動中去”鄭璐書記自豪的說到。 用一年的時光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這是許多支教人都知道的名言。歷史將證明:必須要讓團的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讓更多的青年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只有大家奉獻自己的青春夢,才能編織中國夢的宏偉藍圖。讓每個學生都努力,為祖國的明天,為老區(qū)的希望,去燃燒自己的能量,去放飛自己的青春。 砥礪奮進的五年夢想綻放青“一學一做”教育實踐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魂熱烈慶祝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2017“清明祭英烈 共鑄中華 |
關(guān)于我們|吹牛吉他網(wǎng) ( 蜀ICP備19038617號-2 )
GMT+8, 2024-4-26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0-2018 www.wcnp.cn